找到相关内容56篇,用时9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社会化,还是世俗化?——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基本问题

    路径,应当是人间佛教进入社会的社会化。这样的话,既可超越上述的“双向双化” 的矛盾,摆脱所谓的世俗化压力,同时也能把人间佛教之初衷,把佛教净化社会人心的伟大使命,真正从上层建筑落地,生长民间社会。  ...地彼此沟通,它就必须获得一种进入社会的组织形式。这就是人间佛教人间化基础之上的社会化要求。  太虚法师曾经《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》一文中指出:“人间佛教,并非人离去世界,或做神奇鬼怪非人的事。即因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44055469.html
  • 佛教社会”及佛教社会理论刍议

    中国佛教最初以“宗教文化”和“人间佛教” 的社会实践方式,再度进入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之中,进而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要求之下,获得了国家、社会和广大信众的接纳和认可,从而与中国社会...和生存状态,提供了一个契理契机、自我建设的殊胜因缘。 二.人间佛教即“佛教社会”的建设 与其他宗教体系比较而言,中国佛教人间社会的实践形式,采取了一个很有特色的方式,就是采用了一种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1559712.html
  • 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

    之一,印顺的许多思想都是太虚思想的基础上或予以肯定,或予以修正,或予以批评,所以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与太虚的人间佛教思想既是分不开的,也是不同的。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,主旨以人为本。 “...菩萨行,以“三心”——菩提心、悲心、空性见为基础。印顺也指出了推行人间佛教时可能出现的副作用。认为由于大乘佛教无限的宽容性,佛教中的方便说,中国佛教的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3661388.html
  • 关于“构建‘人文佛教’平台”的理论与实践——现代寺院管理模式探索

    佛教清规的根本目的,就是用来管理出家众的,要体现这一宗旨,就必须要以人为中心。佛教讲平等,寺院就是要体现平等精神。封建社会里面,宗教以神为本,人间等级森严的世界反映神的等级森严的世界里。神是高高...的生命为重,这一举动,得到了世界舆论的赞扬。同样,一个为众生服务的寺院,肯定会得到全体佛教徒的拥护,佛教人间,人成即佛成,是为真现实,当年太虚大师就已经看到这一点了,现在的社会,更要发扬这一人文佛教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5364729.html
  • 太虚大师“人间佛教”思想析

    了“人间佛教”的思想,并且把它作为调整当代佛教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切入方向。例如他谈到人生佛教四个目的时,第一个目的就是“人间改善”,强调“以佛教五乘共法中之五戒等善法净化人间。从家庭伦常,...共之特质者;本此特质,进以融摄科、哲、儒学等所长,则佛教对此改善人生之目的,自可发挥其无尽之效力也。”   一、人间佛教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   太虚提出“人间佛教”的理论来源,无疑是人生佛教的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886346.html
  • 五戒是良医--妙莲老法师讲述

    君子不二过」。以后好好精进,不要再懈怠退堕;知法犯法,那罪过可重了,这点不能不当心。希望大家受了戒要依戒做个好佛教徒,好好行菩萨道,拥护三宝度众生,做佛教人间的桥梁,接引广大善男信女进入佛门,断恶修善...其实你身口清净,心也就清净了,心不清净,当然也影响到身口,互相都有关系的,因此不但身口要善,心也要善。一个人能守五戒、十善,就可生人间、天上。所以,佛法单是五戒就能使人心平安静顺,没有烦欲争端。一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0333191022.html
上一页123456下一页